简 报
宏道中心校党支部 2025年3月17日
宏道初中读书活动活动情况简报
2025年3月17日星期二,宏道初中利用课间操时间,组织了2025春季学期第四次读书分析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刘竹锋校长、于晶老师以及全体教师。
于晶老师做了认真而充分的准备,结合具体实际教学工作,做了认真而有深度的分享,老师们听得仔细,尤其是老教师们学得更认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用心撰写了读书笔记。
以下是部分摘录:
书中提到,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语言运用的过程。教师通过语言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而学生则通过语言理解知识、表达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仅传递了信息,更塑造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优化语言环境、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对于改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语言在教育中的情感价值。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它能够传递喜怒哀乐,激发共鸣与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而学生则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获得教师的关注和支持,进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读书分享稿
宏道初中 于晶
2025.3.17
《肯读教育经典:改变教育的12个关键词》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一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是一次对教育理念的深入探讨,更是一次对语言与存在本质关系的哲学反思。
在阅读这一章节时,我首先被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所吸引。作者通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一表述,巧妙地揭示了语言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语言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媒介,更是学生自我认知、情感表达和社会互动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我们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构建内心世界、形成独特人格的基石。
书中提到,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语言运用的过程。教师通过语言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而学生则通过语言理解知识、表达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仅传递了信息,更塑造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优化语言环境、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对于改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语言在教育中的情感价值。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它能够传递喜怒哀乐,激发共鸣与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而学生则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获得教师的关注和支持,进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此外,这一章节还让我重新审视了语言与教育的关系。语言不仅仅是教育的工具或手段,它本身就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仅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更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一章节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语言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媒介,更是情感表达的桥梁和人格塑造的基石。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元、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语言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努力探索更多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