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活动 > 宏道初中读书活动活动情况简报六

宏道初中读书活动活动情况简报六

2025年04月09日 09:38:25 访问量:65 作者:赵志琴

微信图片_201****9152806    简   报

宏道中心校党支部                   202541日 

宏道初中读书活动活动情况简报

2025年4月1日星期二,宏道初中利用课间操时间,组织了2025春季学期第五次读书分析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李晓倩老师以及全体教师。

按照计划,本次分享会由李晓倩老师负责,分享的内容是郝晓东 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啃读教育经典第五章第三节《何为现象学描述》。     5b1a377bdaa66e5dd0e4553085e7232ec50707f66251687d72344bc6015240fcc5451ed5e59e69b79a97a3f5b0216

 

李晓倩老师做了认真而充分的准备,结合具体实际教学工作,做了认真而有深度的分享,老师们听得仔细,尤其是老教师们学得更认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用心撰写了读书笔记。  

 

以下是部分摘录:

教育中的现象学描述,本质上是一场对抗异化的持久战。它要求我们放下理论的傲慢,回归教育的原初经验;超越技术的统治,重拾教育的本真意义。在现象学的透镜下,教育不再是冷冰冰的社会化机器,而成为守护人性、培育智慧的温暖土壤。正如教育现象学家范登伯格所言:"教育的核心秘密在于:它总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或许,现象学对教育最宝贵的馈赠,就是这份对人与人之间本真相遇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寻。

 

 

 

 

 

 

 

 

 

 

 

 

 

读书分享稿

 

 

 

 

 

 

 

 

 

宏道初中 李晓倩

 

2025.4.1

 

 

 

 

何为现象学描述

 

当一位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的不仅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验;当一名学生打开课本,接触的不仅是抽象的知识符号,更是与世界相遇的独特方式。教育,这一人类最古老也最复杂的活动,本质上是一场现象学意义上的"相遇"。现象学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潮之一,以其"回到事物本身"的态度,为理解教育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现象学描述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方法论的选择,更是对教育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深刻关怀。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提出"悬置"(Epoche)这一核心方法,要求我们将对世界的各种预设和成见"放入括号",直接面向现象本身。在教育实践中,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暂时搁置对学生的标签化认知——"优等生"、"后进生"、"问题学生"等分类,而是以崭新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曾言:"现象学的第一课就是纯粹的描述。"当一位数学教师不再将学生视为必须掌握某种解题技巧的容器,而是能够感知到每个孩子与数学概念相遇时的独特体验,教育便开始了真正的对话。这种"悬置"的态度打破了教育中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教与学、主体与客体、知识与无知,让教育回归到生活世界的原初经验。

现象学的另一核心概念"意向性"揭示了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这为理解学习过程提供了新的维度。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指向"世界的一种方式。海德格尔称人为"此在"(Dasein),强调人总是已经处于理解世界的过程之中。在语文课堂上,当学生阅读《红楼梦》时,不是简单地解码文字符号,而是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投射"到文本中,形成独特的理解视域。现象学描述让我们看到,教育中的知识传递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师生双方意向性交织的复杂网络。教师的任务不是填满一个空容器,而是点燃一团火,激发学生与世界建立丰富多样的意向性关系。

"生活世界"(Lebenswelt)作为现象学的重要概念,批判了现代教育将知识抽象化、碎片化的倾向。胡塞尔晚年对这一概念的强调,正是对科学主义侵蚀人类原初经验的警示。当代教育中愈演愈烈的标准化测试、量化评估,恰恰是对"生活世界"的背离。现象学描述引导我们关注教育中那些无法被量化的维度——学习的愉悦、思考的惊奇、顿悟的瞬间。当一位化学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反应方程式的记忆,而是带领学生感受分子结构的和谐之美;当一位历史教师不再止于年代事件的罗列,而是帮助学生体会古人的生存境遇,教育便找回了其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本真意义。

现象学描述在教育中的应用,最终指向一种"教育的人文主义复兴"。荷兰现象学教育学家兰格威尔德将儿童描述为"永远的小哲学家",正是看到了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惊奇能力和追问精神。在功利主义教育观盛行的今天,现象学提醒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动力,而是培养能够深刻理解自身存在、与他人和世界建立本真关系的人。当教师以现象学的态度面对学生,他便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陪伴者;教室也不再只是信息交换的场所,而成为意义生成的开放空间。

 

教育中的现象学描述,本质上是一场对抗异化的持久战。它要求我们放下理论的傲慢,回归教育的原初经验;超越技术的统治,重拾教育的本真意义。在现象学的透镜下,教育不再是冷冰冰的社会化机器,而成为守护人性、培育智慧的温暖土壤。正如教育现象学家范登伯格所言:"教育的核心秘密在于:它总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或许,现象学对教育最宝贵的馈赠,就是这份对人与人之间本真相遇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寻。

 

 

 

 

 

 

 

 

 

 

 

 

 

 

 

5b1a377bdaa66e5dd0e4553085e7232

编辑:赵志琴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定襄县宏道初中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定襄县宏道镇南街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