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时学习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时学习目标

2013年03月04日 15:19:12 来源:定襄县宏道初中 访问量:316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时学习目标       设计人:郭争艳

单元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备注

1.

2

1课时

1. 理解、积累“绯红、诘责、畸形、深恶痛疾”等词语。

2. 速读课文,整体熟知文章。

3. 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

4.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课时

1. 理解本文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2. 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

3. 品味文章中畜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4. 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友情、毫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

2

1课时

1. 理解、积累“文绉绉、轻薄、责罚、仁慈、质问、宽恕”等词语

2. 理解文章,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3. 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性思考母亲及其深远影响。

2课时

1. 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2. 感情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3.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3.

1

1课时

1. 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3. 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培养良好的语感。

4. 引导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在复述中感受生活的困苦和无奈,感受人情的友善,领会文章的主旨。

5. 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4.

2

1课时

1. 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

2. 理解把握课文对托尔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3. 学习本文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人物偿肖像方法。

2课时

1. 深刻了解托尔斯泰的 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2. 了解文章细致传神的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作用。

3. 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

单元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备注

5.

1

1课时

1. 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等词语。

2. 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旅程,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主题。

3. 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4. 揣摩文中重要的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5. 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

.

(

)

 2

1课时

1. 积累有关母爱的各种格言、诗歌等。

2. 认识母爱的伟大,培养热爱并孝敬母亲的感情。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课外准备1

2课时

1. 与母亲交流,了解她的生活经历,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 培养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真情实感的能力。

单元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备注

6.

1

1课时

1.理解、积累“凛冽、天宇、精魂、消释、升腾、弥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4.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5.感受鲁迅为理想而奋战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

7.

1

1课时

1.理解、积累“睥睨、污秽、犀利、播弄、虐待、踌躇、鞭挞、罪孽、拖泥带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中国古代第一位诗人屈原的人生经历。

4.引导学生体会象征手法在文中的作用,理解分析瑰丽多姿、激情澎湃的语言。

5.引导学生感受屈原忧国忧民的古仁人情怀,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8.

1

1课时

1.理解、积累“旸谷、一撮灰、姮娥、皓月”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

3.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4.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5.体会作者借日月所表达的执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9.

1

1课时

1.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学习贸易往来手法及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熟读成诵,在诵读过程中反复品味语言中蕴涵的感情。

3.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认识文中描写的海燕、海鸥、企鹅、海鸭、暴风雨、闪电等的象征意义。

4.把握这篇文章的主题。

5.培养学生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

10.

歌(节选)

1

1课时

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3.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角度拟人手法的妙处。

4.仿写文章精彩语段,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5.培植学生的博爱心灵。

单元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备注

·

·

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2

1课时

1. 引导学生积累关于春天的精彩诗文。

2. 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寻觅、创造“春”的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体验春天的美丽景色。

3. 口头表达训练:用恰当的解说词说自己的创意设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感情。

课外准备1

2课时

1. 用想象联想、描写等方法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色。

2. 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回归自然的乐趣。

11.

2

1课时

1. 识记、理解“深邃、相形见绌、狼藉、敬畏”等词语。

2. 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3.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课时

1. 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

2.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习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

12.

.

1

1课时

1.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 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3. 思考文章的时代意义,培养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单元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备注

13.

1

1课时

1. 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2. 整体感知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3. 反复阅读课文,了解事实,从事实中概括提炼观点。

4. 多角度领会本文给人的启示。

5.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14.

1

1课时

1. 学习并掌握下列词语:缄默、窥探、狩猎、顾忌、目空一切。

2. 了解大雁的生活可性,了解有关大雁的科学知识。

3. 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主旨,训练概括能力。

4. 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5. 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珍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15. 

---

1

1课时

1. 积累字词:哂笑、牟取、众目睽睽、棘手、贪婪等。

2. 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3. 概括小说情节,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象的写作手法。

4.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增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懂得珍爱环境。

5. 

·

·口

1

1课时

1. 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认识自然科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 回忆自己小时候与科学结缘的故事,查找最新的科技成果,树立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要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意识。

3. 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写作浅显的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课外准备2

单元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备注

16.

2

1课时

1. 掌握“蹲踞、酬和、熹微、譬喻”等词语;学习运用“即物起兴,引经据典、尤吟凤哕”等成语。

2. 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概况。

3.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课时

1. 揣摩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

2. 口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3. 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感受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17.

2

1课时

1. 理解、积累“莫名其妙、肃然起敬、曾经沧海为永、与有荣焉、囊萤映雪”等词语。

2.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3. 朗读课文精彩语句,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课时

1. 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2. 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3.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18.

1

1课时

1. 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2. 分析把握文章结构。

3. 体会语言方面的特点。

4. 体验作者在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19.

1

1课时

1. 理解、积累“家醅、炮制、挑剔、薏仁”等词语。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反复诵读中感情语言,体会情感。

3. 引导学生运和圈点勾画的方法,品味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和极高情趣的细节描写。

4. 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思想启迪。

20.

1

1课时

1. 理解、积累课后“续一续,写一写”中的词语。

2. 理清故事情节,能够抓住要点复述故事内容。

3.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4. 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5. 理解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语言特点。

单元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备注

·

·

到民间采风去

1

1课时

1. 了解当地民风民俗的相关知识。

2. 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交流的方式,交流民间采风的心得,深刻体味民间的文化。

3. 用笔记录自己的采风心得,记录民间最纯真的画面,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课外准备2

21.

2

1课时

1. 了解作者的生平与创作,简单介绍骈体文的基本特点。

2. 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疏通大意。

3. 熟读成诵,体会本文的语言美。

2课时

1. 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2.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关键句子,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课文的主旨。

3.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2.

1

1课时

1. 学习一些古代文言实词、虚词。

2. 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培养语感。

3. 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

4. 通过自主品读赏析,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思想、生活及其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23.

2

1课时

1. 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的特征。

2. 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 强化朗读训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课时

1. 理清行文思路。

2. 理解食马者的形象,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3激励学生珍惜优越条件,充分展示自我,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

单元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备注

24.

2

1课时

1.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 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文体特征。

3. 反复朗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课时

1. 通过复述及同学之间的互相点评,进一步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 理清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

3. 背诵课文。

4.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拥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25.

2

1课时

1. 了解前三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 读准字音,读出韵律,熟读成诵。

3. 品味字句,研读赏析,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课时

1. 了解后两首词曲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词、曲的特点。

2. 读准字音,读出韵律,熟读成诵。

3. 品读赏句,培养鉴赏词曲的能力。

.

.

古诗苑漫步

4

12课时

1. 让学生梳理自己掌握的古诗词,以“古诗中的_____”为题,将所记得的和能查阅到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积累名言警钟。

2.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诵,并加以赏析,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诗人、事物等,进行专题思考、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外准备2

34课时

1. 都是采集名句100句(分课内、课外两部分), 进行名句默写竞赛,锻炼学生的搜集、整理、探究信息的能力。

2. 个人也可以小组集体朗诵,进行“我最喜欢的诗歌”的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单元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备注

26.

2

1课时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组织“走近小石潭——走近作者”的语文活动,深刻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2课时

1.组织学生“走进文章”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 2.运用自己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写景短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7.

2

1课时

1.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写作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1. 

2课时

1.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章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政治抱负。

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8.

2

1、课时

1.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

2. 指导学生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熟读成诵。

2课时

1. 体会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 借助“假如我是……”和“走进历史”两个语文活动,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29.

1

1、课时

3.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

4. 重视诵读,在朗读中理解文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 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写景技巧。

6. 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单元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备注

30.

2

1课时

1. 了解《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己亥杂诗》、三首诗歌的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

2. 理解前三首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品味精美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课时

1、 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诗歌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 诵读诗歌,理解两首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 品味诗句,体味情感,并积累名句。

.

.

背起行囊走四方

2

1课时

2. 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其文化内涵。

3. 感情对联的语言妙趣和文化韵味,学会创作对联。

4. 培养学生留心观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对联的兴趣和习惯。

5. 引导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体会语文蕴涵的文化意义。

课外准备2

2课时

1.学习文情并茂的游记,增进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活动,锤炼和提升语文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编辑:梁彦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定襄县宏道初中 特此声明。